锡林郭勒  
A   安徽
合肥 芜湖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安庆 黄山 滁州 阜阳 宿州 巢湖 六安 亳州 池州 宣城
B   北京
北京
C   重庆
重庆
F   福建
福州 厦门 莆田 三明 泉州 漳州 南平 龙岩 宁德
G   甘肃
嘉峪关 兰州 金昌 白银 天水 武威 张掖 平凉 酒泉 庆阳 定西 陇南 临夏 甘南
    广西
兴安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北海 防城港 钦州 贵港 玉林 百色 贺州 河池 来宾 崇左
    广东
广州 韶关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江门 湛江 茂名 肇庆 惠州 梅州 汕尾 河源 阳江 清远 东莞 中山 潮州 揭阳 云浮
    贵州
贵阳 六盘水 遵义 安顺 铜仁 黔西南 毕节 黔东南 黔南
H   河北
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宜昌
    黑龙江
哈尔滨 齐齐哈尔 鸡西 鹤岗 双鸭山 大庆 伊春 佳木斯 七台河 牡丹江 黑河 绥化 大兴安岭
    河南
淮北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永州
    湖北
武汉 黄石 十堰 襄阳 鄂州 荆门 孝感 荆州 黄冈 咸宁 随州 恩施 仙桃 潜江 天门 神农架
    湖南
长沙 株洲 湘潭 衡阳 邵阳 岳阳 常德 张家界 益阳 郴州 怀化 娄底 湘西
    海南
海口 三亚 五指山 琼海 儋州 文昌 万宁 东方 定安 屯昌 澄迈 临高 白沙 昌江 乐东 陵水 保亭 琼中
J   吉林
长春 吉林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山 松原 白城 延边
    江苏
南京 无锡 徐州 常州 苏州 南通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扬州 镇江 宿迁
    江西
南昌 景德镇 萍乡 九江 新余 鹰潭 赣州 吉安 宜春 抚州 上饶
L   辽宁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盘锦 铁岭 朝阳 葫芦岛
N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 乌海 赤峰 通辽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巴彦淖尔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宁夏
银川 石嘴山 吴忠 固原 中卫
Q   青海
西宁 海东 海北藏族 黄南 海南藏族 果洛 玉树 海西蒙古族藏族
S   上海
上海
    山西
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
    山东
泰州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莱芜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四川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眉山 宜宾 广安 达州 雅安 巴中 资阳 阿坝州 甘孜 凉山
    陕西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渭南 延安 汉中 榆林 安康 商洛
T   天津
天津
X   西藏
拉萨 昌都 山南 日喀则 那曲 阿里 林芝地区
    新疆
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 吐鲁番 哈密 昌吉 博尔塔拉 巴音郭楞 阿克苏 克州 喀什 和田 伊犁哈萨克 塔城 阿勒泰 石河子 阿拉尔 图木舒克 五家渠
Y   云南
昆明 曲靖 玉溪 保山 昭通 丽江 普洱 临沧 楚雄 红河 文山 西双版纳 大理 德宏 怒江 迪庆
Z   浙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135-6897-3662

塑托邦托盘租赁

全部

行业新闻

跨界新闻

托盘百科

政策法规

焦点

阿里和京东的又一场战争,打响了

作者:塑托邦 2022-12-14   阅读:327

“买N95了吗”、“囤药了吗”。

近期,亲友间这样的问候代替了“吃了么”的寒暄。

线下药店、外卖送药、网上购买,买药途径变得丰富,也算是一份心安。

互联网与电商的结合要从医药分离说起。2014年前后,随着“医药分离”政策的深入,医院用卖药冲收入的模式被改变,也给药品经营带来了商机。

2020年后,常态化的出行限制给实体店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医疗电商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势头,京东健康、叮咚快药先后上市,老玩家阿里健康也触到盈利线,净利润开始转正。

截止9月30日的六个月,阿里健康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22.9%,净利润为1.62亿,同比实现扭亏。京东健康前三季度营收为307.5亿元,净利润为3亿元,自上市后首次三季度实现盈利。

8年过去了,互联网医疗的巨头为什么无法稳定盈利?流量更丰沛的阿里健康为什么收入规模反而更小?收入体量更大的京东健康为什么赚钱能力更不稳?近期的扭亏,是盈利的开端还是偶发事件?本文将回答这些问题。

流量并不为王

医改加上医药行业放宽了对互联网企业准入限制,互联网头部企业将目光放在了这个黄金赛道上。

在刘强东看来,大健康这事儿做好了,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阿里则通过收购主做药品追溯的中信21世纪入局,云峰基金也参与了这次收购。

阿里和京东开始以熟悉的方式布局医疗电商,并依托自身流量,快速带动收入增长,也奠定了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在业内的领先地位。

8年的时间,尽管医药已经与互联网融合,却没有服从于互联网行业流量为王的规律。

从业务模式上看,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高度相似,都强调“药+医”的经营模式,具体业务包括自营医疗商品零售,线上平台服务、问诊服务等。自营医疗商品零售是两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占京东健康收入的86.44%,阿里健康的87.66%。

略有差异之处在于,阿里健康继承了中信21世纪公司的追溯业务,可以为药品和疫苗等产品附上追溯码。同时,在B2B、广告等业务模式上,二者的收费模式略有不同。

从流量入口上看,阿里生态下的淘宝、淘特、支付宝、饿了么、夸克等等都是阿里健康的流量来源,为药品附追溯码也是流量入口之一,京东以及京东健康的流量就逊色不少。

反映到用户数量上,截至2021年3月末的财年,阿里健康年活跃用户量达到2.8亿,远超2020年京东健康年活跃量0.9亿。

但同期,京东健康营业收入为193.83亿元,比阿里健康营收高出1/4。

在此后的财报中,阿里健康以线上自营店的年活跃用户量,代替了全平台数据。截至2022年9月的六个月中,阿里健康自营店每位用户平均贡献收入为77.55元,只有2022上半年京东健康用户贡献收入的一半。

为何二者的差距会这么大?

第一,京东健康的非药收入占比更高。

零售药房市场具体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药品,另一类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非药品。其中非药品的单价高、购买壁垒小,对企业收入影响更大。

据京东健康招股书,2020上半年,公司自营业务非药品销售收入占比达71%。同年3月~9月,阿里健康非药品收入只有38.3%。

财通证券研报显示,此前京东健康自营业务中,补肾壮阳药销售额占比达20.1%,风湿骨伤药占比为16.2%、补气养血药占比为12.1%,是销售额最高的三类产品。

第二,京东健康的物流速度踩中了急需患者的刚需。

京东健康物流体系中,最快的配送服务30分钟内可达,2021年,80%的自营药品订单实现次日达。另外,对于需要特殊保存的药物,冷链物流已经涵盖全国240多个城市。

此前阿里健康的物流主要依靠通达系和菜鸟,配送速度相对较慢。

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如急性药或成人用品等,用户对配送要求高,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低,即便是京东健康上的药品价格会略贵一些,患者也不会太在意。

截至2022年3月,阿里健康完成十七地二十九仓,以及冷链物流等物流体系建设,自营药品订单次日达比例从50.1%提升至76%,补上了时效性的短板,但目前对客单价的影响还不明显。

第三,京东健康自营产品品类更精选。

东兴证券研报表示,京东健康自营业务的商品品类更精选,客户忠诚度更高,而阿里健康天猫医药平台的SKU虽然更丰富,但客户忠诚度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医疗产品具有明显的品牌效应,大众会更乐意买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使得长尾部分的SKU虽然充实了平台的品类,但实际购买率并不高。

赛道广阔不代表好赚钱

据叮当健康招股书,2021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674亿元,并预计在2025年达到1.6万亿元。

医疗电商是互联网医疗市场占比最大的细分板块,2021年达56.18%,是目前少数盈利模型能跑通的赛道。

其他主打线上医疗服务的企业,如平安好医生、微医、好大夫在线等,仍在亏损的泥潭里。

回到医疗电商,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即使已经做到头部,也仍在盈利线上挣扎。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阿里健康的利润稳定性好于京东健康,近半年的时间里,净亏损率也低于京东。

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盈利难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线上零售药房的毛利率本就不高。上文提到,自营药品零售是两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收入比重均在85%以上。

然而线上零售药房的毛利率并不比线下高。在平台、问诊、广告等高毛利率业务拉动下,近五年京东健康毛利率最高为25.94%,阿里健康最高为26.12%,而七大上市线下连锁药房的平均毛利率,最低也在31%以上。

这部分由于线上零售价格常有促销,价格更优惠,其次线下购药时,药房的医师或导购推荐毛利率的药品几乎是潜规则,而线上购药用户拥有更多选择权。

近年来,由于毛利率较高的平台业务收入占比下滑、为了提高自营零售业务市占率加大促销力度、以及低毛利处方药占比提升等原因,阿里健康的毛利率从2018财年的26.12%下滑至今年上半财年的20%。

京东健康的毛利率下滑幅度相对较小,相近时间段内只下滑了2.4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较高的非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1.19%提升至13.56%。

第二,费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摊薄。

相较线下零售店,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依托平台本身的知名度,销售费用率下降10个百分点左右,但多了一笔履约费用。

履约费用是两大企业占比最高的一项费用,主要包括物流及仓储服务开支、支付服务开支,以及相关人员薪酬福利等。

履约费用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会随收入规模扩大,占比逐渐下降。这也成为线上零售药房盈利的关键。

得益于京东物流体系的发展优势,京东健康的履约费用占自营药品收入比重一直比阿里健康低。

补齐短板后的阿里健康,这部分费用占比也明显改善,到2022上半财年,阿里健康履约费用占比已经降至9.66%,略高于京东健康的9.63%。

不过,京东健康的物流优势已有被追平之势。

销售费用主要是平台推广费、给商家及用户的优惠补贴等。一直以来,阿里健康在这方面的投入都比京东健康大,占收入比重均在7.5%以上,最高2021年为9.63%,而京东健康最高为7.4%。

2022上半财年,两家企业均有降低成本的意向,京东健康的销售费用率降至4.61%,阿里健康降至7.47%,是导致两家企业上半财年净利润扭亏的原因之一。

从毛利率和上述两项费用占比来看,京东健康的盈利能力本应比阿里健康更强,然而2020年京东健康上市后,高额股权激励导致一般行政费用激增,成为京东健康近两年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

如果去掉股权支付费用,非通用会计准则下,2022上半财年京东健康净利润达12.1亿元,净利率5.98%,阿里健康净利润3.5亿元,净利率为3.04%。

目前来看,没有东风压到西风,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在财务指标上各有优劣。在接下来赛程中,谁能实现稳定盈利,就要比拼深层次的服务质量了。

服务质量决定最终赢家

想要持续稳定地盈利,摆在互联网医疗企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在处方外流趋势下,寻找利润率更高的卖药场景,另一条则是针对现有医疗服务体系痛点,培养用户医疗服务付费习惯。

处方药是阿里健康药品零售的一大重点。阿里健康自营业务中,药品收入占比为64%,其中处方药占比40%,自营处方药收入在截至今年9月的六个月中,增幅46.2%。

京东健康招股书也表示,零售药房的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处方药的利用率。新的、成熟的处方药引进,可以带动药品消费增长,而低价的原品牌药替代品一般具有更高的毛利率。

为了让大众能去更优惠更方便的地方买药,成为医改趋势,但其发展快慢与相关政策联系紧密。

尤其是当下互联网医疗政策并不完善,网售处方药作为监管的重点,仍将面临较大的监管风险。

而且线上零售药房渗透率并不高的情况下,处方外流的最大受益方仍是与基本医疗保险挂钩的医院或者院边店,互联网企业想分一杯羹,仍需有足够规模的用户带动药品销售。

从新增流量来看,目前两大企业依托生态流量带动活跃用户增长已经到达一定瓶颈。

据财通证券研报,截至2022年3月末的财年,阿里健康年活跃人数占阿里零售市场年活跃人数的32.3%,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

虽然2021年京东健康对于京东生态流量的渗透率仅有21.6%,但2022上半年年活跃用户量环比增幅仅有6%,不及去年同期的20.9%。

因此,服务场景的多元化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互联网企业用户增长和盈利的核心。

由于目前医疗服务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服务方向,主要以增加用户黏性、可导流到药品销售的服务为主,比如慢病管理、新药研发等。

截至2022年8月,京东健康已经拥有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27个专科中心,而阿里健康的健康关爱中心有15个。除此之外,基于家庭保健、夜间急诊、宠物医疗等不同场景,京东健康均有布局,阿里健康则在中医方面做了更多准备。

截至2022年3月,阿里健康签约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的执业医师、药师和营养师有16万人,日均咨询量达到30万次,而到2022上半年时,京东健康日均咨询量为25万次。

从这些布局不难看出两家企业“由药转医”的趋势,但目前这些措施仍存在许多漏洞。比如如何保证医生的在线回复效率?如何对医生的服务进行标准化评定?在好医生永远都是稀缺资源情况下,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些真正触及用户核心痛点的服务问题解决方案,最终将决定互联网医疗企业谁会胜出。


结语

传统医疗体系中有一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即对于患者来说,看病的时间效率更高、价格更便宜以及看病过程享受更优质的服务,三者最多满足其二,不可同时共存。

原理并不复杂,因为一定时期,社会的医疗需求是无限的,而优质的医疗资源供给相对有限。

我国基于人口众多且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情,医疗体系牺牲了服务,偏向高效和便宜,且这一趋势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突出,更加明显。

线上医疗服务并不改变医疗资源的总量,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供需错配,增加资源管理效率,这也决定了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潜力远非“卖药”这么简单。

强监管环境下,互联网医疗注定是个慢热的行业,龙头企业不仅得“活下去”,还承担着探寻出路的责任。

上一篇:快递行业,2023年的大趋势

下一篇:中国企业“组团出海”,这些赛道要火了